來源:儒風大家(rufengdajia)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作者 :儒風君
《禮記》有云:“往而不來,非禮也;來而不往,亦非禮也?!?/p>
人與人之間,人情往來,關系維護,都少不了送禮隨禮。
如紅白公事、滿月周歲、升學喬遷......即便人不到,禮也要到。
因為隨禮,是一門學問,意味著親疏遠近,代表著真情假意。
中國這個人情社會中,隨禮,最能看清一個人!
1
對你好的人,隨禮“重情義”
《增廣賢文》中說:“禮輕情意重,無錢何結交?”
彼此的情誼,雖然不能以禮金來衡量,但也能看出端倪。
有些人,自己本身不富裕,在給你隨禮時,卻比誰都多。
因為他真心希望你好,真誠為你祝福,將你看得比金錢更重要。
他想到的不是自己吃虧,而是想著能給予你更多的喜悅和助力。
甚至,當你辦喜事時,不僅會出錢,還樂于出力,幫你出謀劃策。
當你落魄低谷時,他們也不會對你避而遠之,反而會站出來幫扶一把。
借著隨禮的名義,給錢給物,雪中送炭,不想你受委屈,也不愿你難堪。
他們隨禮重情重義,不會在乎你之前給了多少禮金,是真正對你好的人。
因為在他們心里,禮金多少不重要,雙方的情誼永遠比錢更重要。
作家汪國真說:“錢,是一面鏡子,它能將一個人的內心,照射出來。”
錢不等于情誼,但心甘情愿隨出重禮的人,一定是發(fā)自內心希望你好的人。
2
人品好的人,隨禮“懂讓利”
《圍爐夜話》有言:“人品之不高,總為一利字看不破?!?/p>
隨禮之事,看似微不足道,但關乎利益,最能看清對方人品的高低。
人品好的人,向來重視禮儀,懂得禮尚往來,及時回禮。
不會為禮金斤斤計較,毀了自己的形象,壞了自己的格局。
只要收了你的禮,哪怕下次你辦禮宴沒通知,也會主動前去隨禮。
人品好的人,往往真心實意,如果有時間,會積極參加你的酒宴。
還會早早精心準備,投其所好,禮金更是只多不少,實打實的讓利。
即便真的是在隨禮這件事上得利,也會千方百計找機會還回去,不讓你吃虧。
人品好的人,處世厚道大方,會用心經營每一段關系,真心對待每一次往來。
從來不會只收禮卻不回禮,反而會盡量加倍返還,讓人看清他的品性與大氣。
3
看輕你的人,隨禮“有差別”
俗話說:“人心如秤,稱量誰輕誰重?!?/p>
走禮隨禮時,態(tài)度的好壞,禮金的多少。
其實就能折射出,你在對方心中分量的輕重。
重視你的人,會客客氣氣,用心準備,唯恐自己失禮。
而看輕你的人,哪怕親戚朋友是一樣的關系,也會對你差別對待。
禮金比別人少,態(tài)度比別人差,心不甘情不愿,將禮尚往來視作施恩救濟。
言語中還帶著頤氣指使,生怕被你占了便宜,處處貶低你、拉踩你。
雖然人有親疏遠近,但關系相近,明顯區(qū)別對待,顯然是別有用心。
因為在他們眼中,再親的親戚好友也分貧富貴賤,三六九等。
隨禮只是拉關系的手段,而非往來的禮節(jié),于是捧高踩低,明擺著瞧不起你。
這樣對你的人,無論是朋友還是親戚,都不值得深交,沒必要往來。
4
占便宜的人,隨禮“無規(guī)矩”
《孟子》中講:“無以規(guī)矩,不成方圓?!?/p>
日常的人情往來,更是有許多約定俗成的規(guī)矩。
守規(guī)矩的人,明是非,知榮辱,隨禮都是有來有往。
但無規(guī)矩的人,只想著“來”,卻吝嗇著“往”,隨禮時愛占便宜。
他們往往是貪利忘義之輩,將隨禮視作撈錢的工具,四處尋名目找理由。
除了傳統(tǒng)重大的紅白喜事要辦酒,連無足輕重的小事也要操辦一番,讓人隨禮。
給別人隨禮時,總是錙銖必較,故意少給,甚至裝聾作啞,一點禮也不想回。
如果非去不可,還要捎家?guī)Э冢B吃帶摟,就怕占不到便宜,自己吃了大虧。
等別人道賀時,又是貪心不足,來者不拒,交情淺也要通知到位,生怕禮金少收。
對方人不到最好,但禮一定要到,酒席飯菜可以百般精簡,但禮薄最好多多益善。
這樣占便宜、無規(guī)矩的人,重私利,少情義,最好趁早劃清界限。
儒風君說:
子曰:“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
隨禮時,重情義、人品好的人,一定要珍惜。
相反,看輕你、占便宜的人,務必盡早遠離。
余生,擇善而處,擇品而交,才最靠譜,才最舒服。
經常有小伙伴在后臺說
為什么最近收不到
我們的推文了
那是因為微信改了推送機制
如果不星標很難看到我
所以一定要記得星標
一旦錯過,我們就失聯(lián)了
你知道,我不想錯過你
希望你也不會錯過我
推薦閱讀
關于我們| 聯(lián)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Copyright©2008-2023 By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2022009963號-10
聯(lián)系我們: 39 60 29 14 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