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濱海訊(記者 李棽棽)張家川回族自治縣位于甘肅省東南部,是隴東南地區(qū)唯一的少數(shù)民族自治縣。去年8月,天津市濱海新區(qū)田家炳中學副校長王金勇,帶領劉偉、韓雅凝、田玉善、王宇4位老師,帶著東西部協(xié)作教育幫扶阻斷貧困代際傳遞的光榮而艱巨的重任,來到張家川回族自治縣第三高級中學,開展教育人才“組團式”幫扶工作,有力推動學校教育教學各項工作高質量發(fā)展。
張家川回族自治縣第三高級中學教師與支教幫扶團教師合影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創(chuàng)新改進學校管理機制
一到張家川,王金勇便開展深入調研,全面了解學校各項工作開展情況,在此基礎上和學校領導團隊一起找準學校辦學定位,創(chuàng)新改進學校管理機制,努力提升辦學水平。結合學校工作實際,謀劃設立了黨建辦和教科處,由學校層面統(tǒng)一協(xié)調安排各類活動和會議時間,既減輕了教師負擔又促進了各項活動有序開展。同時組織開展學校中層領導崗位競聘,調動教師干事創(chuàng)業(yè)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改革要從思想上做出根本性的變化。“要通過推動激活學生自主管理,提高育人質量。”王金勇這樣告訴記者。在幫扶團的帶領下,學校實行值周領導、班主任晚自習輪流值班制和早讀輪班制,培養(yǎng)了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注重學生干部隊伍的培養(yǎng),對新選用的學生干部進行崗前培訓指導,定期開展學生干部管理培訓和優(yōu)秀學生干部經驗交流分享。充分發(fā)揮學生干部的管理作用,組織安排學生干部開展儀容儀表、文體活動、紀律衛(wèi)生、宿舍內務等常態(tài)化檢查督查。鼓勵引導學生加強自我管理,克服焦躁和好動心理,靜下心來專注地自主學習。在全縣范圍內征集學校?;铡⑿8韬透鱾€樓舍的名稱,引導社會各界和全校師生共同關注學校發(fā)展,提高師生主人翁意識。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老師都說“學生們發(fā)生了肉眼可見的變化”。
傾囊相授有效破解教育難題
“我們就是要毫無保留、傾囊相授,打造出一支帶不走的人才隊伍?!蓖踅鹩率沁@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為了有效破解了學校優(yōu)質生源不足,學生主動學習積極性不高的難題,他堅持帶頭推門聽課,開展幫扶工作近一年以來,累計聽課近200節(jié),同時還要求各年級分管主任每周至少聽評課2節(jié)。利用網絡條件,幫扶團協(xié)調張家川縣三中與濱海新區(qū)田家炳中學同步開展線上教研活動9次,學習田家炳中學名師的線上診斷指導和交流分享。組織觀看天津市數(shù)學名師劉勇全國優(yōu)質課大賽一等獎課堂教學實錄,邀請劉勇對縣教研室教研員和全縣高中教師進行線上說課培訓。
不僅是線上交流,學校借助“組團式”幫扶的有利條件,利用援助幫扶資金組織師生赴天津進行研學交流活動。幫扶團分批次帶領學校中層管理人員、學科教研組長和高三年級教師,前往天津市濱海新區(qū)田家炳中學、天津市實驗中學濱海校區(qū)、天津市濱海新區(qū)塘沽一中、南開中學濱海校區(qū)等學校開展學訪交流活動。
“把汗水和經驗留在我的第二故鄉(xiāng)”
這些來自天津濱海的幫扶團教師們對處在天水市張家川縣的民族教育事業(yè)飽含熱情,他們經常說“天津天水兩個城市名都帶‘天’都帶‘水’,天津天水一家人”,他們用自己細微的一言一行詮釋了深沉的教育情懷和無私的奉獻精神。校長王金勇把年逾八旬的父親托付給姐姐和妻子照顧,自己孤身一人來到幾千里外的張家川,當其他師生節(jié)假日和家人團聚時,他帶著門衛(wèi)人員在學校及周邊巡查。他還多次遠赴大山深處的學生家中,對家庭困難品學兼優(yōu)的趙慧慧等同學進行家訪慰問,進一步堅定了學生及家人通過教育擺脫困境的斗志和勇氣。
王宇老師的孩子今年也參加中考,可因為工作原因沒能請假回家,心里掛念、遺憾之余,能做的只是給孩子打個電話關心一下。韓雅凝老師不僅圓滿地完成各項工作任務,還在天津市高考選科經驗的基礎上,結合甘肅省的相關政策,對受援學校及兄弟學校的師生進行了五場次以上的生涯規(guī)劃和選科走班指導專題講座,受到高度好評。田玉善老師動情地說:“娃娃們身上的質樸、真實和善良溫暖了我,他們對知識的渴望、對肯定的期待打動了我,他們如同一個個寶藏,有待一一被打開,對于我來說,能遇見這些可愛的娃娃們是我的本次援甘最大的收獲,我相信他們都會越來越好?!弊鳛辄h員教師的高三年級主任劉偉老師語氣堅定地說:“請組織放心,我一定圓滿完成援派任務,把汗水和經驗留在我的第二故鄉(xiāng)——張家川”。(受訪者供圖)
關于我們| 聯(lián)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Copyright©2008-2023 By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2022009963號-10
聯(lián)系我們: 39 60 29 14 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