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消息,根據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文件(以下簡稱文件),騰訊控股旗下Huang River Investment Limited目前持有特斯拉公司8,167,544股普通股,占后者總股本的5%。文件稱,上述8,167,544股普通股,包括騰訊在特斯拉2017年3月17日配售中收購的股票,以及騰訊在公開市場收購的股票,收購款總規(guī)模1,777,842,836美元(包括傭金)。以特斯拉3月17日配售股票總量來計算,騰訊在公開市場收購的特斯拉股票占其持有總量的主要部分。持股達5%意味著中國騰訊成為特斯拉的第五大股東。
力推智能出行 加快自動駕駛布局
對于騰訊而言,這早已經不是第一次在電動新能源汽車領域進行資本運作了。早在2014年,騰訊就已經主動在汽車領域進行布局,去年12月,與上海國際汽車城簽署了合作協議,將與對方共同進行自動駕駛技術的研發(fā)。由騰訊、富士康共同投資的中國汽車初創(chuàng)公司 FMC 在 2017 年 1 月底宣布計劃投資 116 億元,在南京建設高端智能電動車生產工廠,在 2020 年前發(fā)布自動駕駛電動汽車。
騰訊入股特斯拉此舉,也能讓外界窺探出,騰訊很有可能把近兩年興起的自動駕駛作為切入汽車領域的重要入口。除了獲得財務回報外,其更多的想法還在于在自動駕駛領域中,獲得特斯拉的技術合作,以加快自身在上述領域的布局。
巨頭各行其道 打響市場攻堅戰(zhàn)
隨著《“十三五”國家科技創(chuàng)新規(guī)劃》的發(fā)布,人工智能進入“科技創(chuàng)新2030——重大項目”,這意味著人工智能進入重要發(fā)展期。而作為實體經濟代表的汽車工業(yè),在人工智能方面的發(fā)展也絲毫不遜色。
日前,軟銀宣布旗下自動駕駛公交車開發(fā)公司SBDrive獲得460萬美元新投資。領投者為雅虎日本公司,投資金額為約440萬美元。本田則花費大量力氣研究自動駕駛汽車安全和行駛方面的技術,通過傳感器、攝像頭捕獲的數據和 GPS 相結合,分析出目前的車輛行駛狀況。無獨有偶,日本豐田汽車與日本通信運營商NTT將就汽車的超高速無線通信技術方面開展合作。這是日本大型汽車企業(yè)和日本通信巨頭企業(yè)首次合作。 雙方將共同研發(fā)5G車聯網技術實現大數據和人工智能在自動駕駛領域所需,共同協助改善汽車行駛時的通信狀況,從而盡快實現自動駕駛的實用化。
如今,自動駕駛汽車領域已然成為人工智能領域比較熱門的話題,正是由于看好汽車自動駕駛技術廣闊的商業(yè)應用前景,目前全球多家巨頭爭相介入布局,包括軟銀、豐田、奧迪、博世、NVIDIA在內的各行業(yè)巨頭紛紛加入到自動駕駛這一陣列之中。
百度副總裁離職 投身自動駕駛項目創(chuàng)業(yè)
近期,繼百度首席科學家吳恩達離職后,百度又一高官,百度高級副總裁、原自動駕駛事業(yè)部總經理王勁在一次活動中表示,自己將離開百度去自主創(chuàng)業(yè)。作為百度技術的最高決策機構——技術戰(zhàn)略委員會主席,王勁積極推動技術創(chuàng)新,部署和推動了自動駕駛技術的發(fā)展與應用,推動了互聯網技術、業(yè)務模式與汽車產業(yè)的深度融合。百度自動駕駛汽車于2015年12月初成功路測。而王勁自己的自動駕駛創(chuàng)業(yè)項目已經獲得了洪泰基金的投資。
據了解,目前,百度極度重視無人駕駛方面的項目進展,已經與寶馬等汽車廠商簽訂了合作協議,預計將于 3-5 年內和廠商合作量產無人駕駛汽車。百度將會在2018年推出商用自動駕駛汽車,該車將會在2021年投入到量產中。
自動駕駛技術日新月異 多國大力開展技術研發(fā)
自20世紀70年代起,美國、英國、德國等工業(yè)發(fā)達國家就開始進行無人駕駛汽車的研究,在可行性和實用化方面都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如今,各大汽車廠商和互聯網巨頭均投入了巨大的資金開始技術研發(fā)與應用實驗并設定了近期目標。這些公司大多宣布以2020年為時間節(jié)點,推出自動駕駛技術。
目前典型應用代表主要有:谷歌早在2009年就正式啟動無人駕駛汽車項目,是較早開展此項技術的企業(yè)之一,目前其自動駕駛汽車已經在美國多個州取得上路牌照,其自動駕駛汽車已經上路試運行歷程超過200萬英里。法國EasyMile生產的EZ10無人駕駛公交車正式投入了運用,至今為止已經在法國、芬蘭、瑞士、荷蘭、希臘、西 班牙、意大利等國家運送了數萬名乘客。
發(fā)達國家不但技術進步較快,而且政府管理部門觀念更新,推動政策配套的速度更是“從善如流”,動作迅速。在眾多巨無霸公司推動下,自動駕駛技術日新月異、飛速發(fā)展,不但技術日漸成熟,而且眾多局部應用、商業(yè)應用已經開始遍地開花。
自動駕駛需完善技術與法規(guī)
在“中國制造2025”的總綱中,提出了“智能網聯汽車”的概念。目標是到2025年,掌握自動駕駛總體技術及各項關鍵技術,建立較完善的智能網聯汽車自主研發(fā)體系、生產配套體系及產業(yè)群,基本完成汽車產業(yè)轉型升級。然而,與國際先進國家相比,我國的自動駕駛技術仍在探索期與研發(fā)初期,雖多家車企已經進入這一領域,但在技術研發(fā)與應用上落后較多,主要體現在不掌握核心技術、應用壞境缺乏、法律法規(guī)缺失等方面。
國家層面上,目前還沒有專門針對自動駕駛的促進政策出臺。路政管理方面,還沒有適用于自動駕駛汽車的相關法規(guī)出現。在技術、應用、標準和法律法規(guī)等幾個方面,我國與歐美發(fā)達國家還存在較大差距。(陳夢瑤)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20023378號-15 營業(yè)執(zhí)照公示信息
聯系我們: 98 28 36 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