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新能源車消費者體驗感受的重要因素,充電環(huán)節(jié)是所有新能源車車主用車過程中最為關心的,而過長的充電等待時間則是許多車主的共同感受。面對新能源車市場廣泛存在的“充電焦慮”,一些商家打出“為消費者解決煩惱”的旗號,推出了直流快充設備,宣稱“極速充電1小時,可大幅減少新能源車充電時間,徹底解決你的充電難題”,消費市場隨之掀起一波私自改裝充電設備的浪潮。
那么,這些設備果真如商家宣傳的那樣能徹底解決充電難題嗎?在私自改裝充電設備的背后,消費者權益保護又面臨哪些挑戰(zhàn)?《中國消費者報》記者就此展開了調查。
廣泛存在的充電焦慮
“我購買新能源車已經(jīng)近三年了,客觀地說,現(xiàn)在依然還沒有完全適應充電環(huán)節(jié)需要等待那么長的時間,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我對新能源車用車體驗的整體感受。”在談及新能源車充電體驗時,90后消費者邱玲對《中國消費者報》記者表示,她希望有一天新能源車充電能像燃油車加油一樣方便。邱玲的想法,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大部分新能源車車主的想法。
自新能源車市場推廣以來,消費市場對充電便利性始終保持較高關注度。在很多人眼中,充電樁設施建設是發(fā)展的首要基礎。經(jīng)過多年市場培育,目前我國充電樁基礎設施建設已取得較大進展。中國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促進聯(lián)盟的統(tǒng)計數(shù)據(jù)顯示,截至今年5月底,我國公共充電樁保有量達141.9萬臺。其中,5月增加公共充電樁8.7萬臺,同比增長60.5%。從2021年6月到今年5月,月均新增公共類充電樁約4.5萬臺。
中國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促進聯(lián)盟秘書長許艷華對《中國消費者報》記者表示,目前我國已建成世界最大規(guī)模的充電設施網(wǎng)絡。“按照當前發(fā)展速度來推算,預計到2035年,我國新能源車保有量將接近1億輛大關,這就需要市場各方參與者加入到充電樁布局中來,滿足新能源車消費者的充電需求。”
在充電基礎設施快速建設的同時,充電時間過長問題如何解決,是一個待解難題。眾所周知,傳統(tǒng)燃油車加油只需 3—5分鐘時間即可完成,不會影響接下來的駕駛行程。相比之下,新能源車的補能時間可以用“漫長”來形容。按照各車企官方建議充電方式計算,一輛續(xù)航400公里左右的純電動車,其慢充時長普遍約為6個小時左右,其中部分續(xù)航能力較高的車型,充電時間在7—8個小時,甚至個別車型慢充時間長達10個小時以上。一邊是消費市場期盼的可以盡快完成充電,另一邊是動力電池自身的技術限制。那么有沒有解決辦法?
看到新能源車車主面臨的實際用車困擾,有著減少等待時間優(yōu)勢的改裝直流快充設備開始走入人們的視野。
改裝背后的安全隱患
“直流充電,速度先鋒”“我行我速,充電快人一步”等類似惹人矚目的廣告宣傳語,正吸引越來越多消費者關注到改裝直流快充。
記者在某電商平臺上搜索“新能源車改裝直流快充”,看到有上百條相關店鋪信息。商家宣稱購買售價幾千元的直流快充設備即可減少充電等待時間,即通過直流快充設備,一改交流充電的平穩(wěn)充電模式,為車輛在同等時間內充入更多電,基本可以減少1—3個小時的充電時長。
對此,剛剛考取駕照、正準備購買一輛新能源車的消費者龔倩表示:“此舉不是很好地解決了消費者的充電焦慮嗎?”
針對消費市場的這一現(xiàn)象,中國科學院院士、清華大學車輛與運載學院教授歐陽明高對《中國消費者報》記者表示:“新能源車安全與消費者如何使用關聯(lián)性很大,充電方式選擇就是一個重要因素。從技術角度來分析,我不主張經(jīng)常使用快充或用快充把電池充滿,因為車輛一旦充電太快,鋰離子嵌入負極時會和電子結合行成鋰金屬,鋰金屬會長成枝晶,它會把正負極中間起保護作用的隔膜刺破,造成正負極之間短路,導致動力電池著火事故發(fā)生。”
據(jù)歐陽明高介紹,消費者希望充電時間越快越好,但這并非新能源車充電的正確方式,充電太快將使動力電池壽命縮短。
長期關注新能源車技術發(fā)展的北京理工大學車輛與交通工程學院副教授孫立清在接受《中國消費者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新能源車動力電池允許一定的快充,但對于次數(shù)和倍率是有相關要求的。充電設備都有電能質量,比如充電的電流是否很平整、是否含有各級次的諧波,很多家用電器的損壞都是因為諧波造成的,新能源車動力電池也是如此。如果直流快充設備電能質量不好,用完可能造成動力電池損傷,或者導致更為嚴重的安全問題。
此外,記者在各大電商平臺看到,幾乎所有商家在宣傳時都宣稱可覆蓋市場主流車型。一家店名為“高斯寶”的新能源充電樁企業(yè)宣稱:“直流充電機可接入220V家用電,適用比亞迪D1、海豚、楓葉、大通、奔騰B30、零跑品牌等99%的車型。”
歐陽明高認為,在快速充電的過程中,充電的功率沒有問題,關鍵的是車載動力電池不一定能受得了。因此,不是所有車型都有承載大功率充電的基礎和能力。
值得一提的是,作為新能源車陣營的重要組成部分,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是汽車企業(yè)開拓新能源車市場的選擇之一。
近年來,憑借著低油耗的產(chǎn)品優(yōu)勢,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在優(yōu)惠政策刺激下,逐漸走到消費者面前,成為人們購買新能源車的選擇之一。雖然純電動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都隸屬于新能源車,但兩者動力驅動方式的不同,導致兩者在面對快充選擇上也有著不一樣的地方。
孫立清表示,新能源車動力電池主要有兩個關鍵指標:能量密度和放電功率。其中,能量密度是影響新能源車續(xù)航能力的決定性因素;而電池放電功率指標則決定著電池本身能否接受快充,最快的放電倍率能夠達到多大。
事實上,由于不同車輛搭載的動力電池各不相同,所以車輛的電池指標也存在較大差異。甚至同一汽車廠家的車型,其采用的電池也不一樣。孫立清介紹說,比如豐田普銳斯采用鎳氫電池,導致其續(xù)航水平一般,但是電池材料本身能接受20倍甚至50倍的高功率放電,且不會影響動力電池的壽命。但值得注意的是,可油可電的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為增加車輛純電續(xù)航能力,突出百公里平均燃油消耗量的技術優(yōu)勢,車企通常會為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搭載高能量密度的動力電池,而這種電池并非高功率電池,所以不適合用快充方式充電。
孫立清表示,混合動力車裝載動力電池不多,考慮的是介于能量型和功率型之間的一種電池,它的生產(chǎn)工藝、配方、材料等都不完全一樣,能耐受高功率充電到什么程度、不同的充電倍率對電池壽命和衰減特性的影響有無科學驗證,都需要打上一個問號。“如果以上核心信息消費者都不清楚,只是一味地追求快速充電目標,那么車輛在使用過程中肯定會出現(xiàn)問題。”他說。
難以享受的權益保障
如今,改裝充電設備的現(xiàn)象日漸普遍,甚至成為不少新能源車主充電的主要方式。殊不知,消費者在享受改裝直流快充設備帶來快速充電體驗的同時,關于消費者售后權益保障的問題也逐漸浮出水面。
近年來,許多消費者在挑選車輛時,尤其關注主機廠提供的整車售后服務。記者了解到,多家主流車企均對整車“三電系統(tǒng)”推出終身或10年以上的質保政策。如比亞迪新能源車輛的關鍵零配件質保期是8年或15萬公里(以先到者為準),動力電池電芯則是終身質保;上汽大眾和廣汽本田新能源車型均對“三電系統(tǒng)”提供8年或12萬公里保修。
對于新能源車消費者來說,在新能源車尚未完全擺脫補貼政策扶持背景下,車企正是因為推出比傳統(tǒng)燃油車周期更長的產(chǎn)品質保政策,才讓人們敢于購買新能源車。如果車輛在使用過程中因產(chǎn)品自身原因出現(xiàn)問題,車企動力電池終身質保政策可為車主提供電池維護、修理、更換零部件等服務。不過,這項在消費者用車周期的保護政策,很有可能因為消費者的充電行為而提前終止。
值得注意的是,車企推出的關鍵零配件或整車質保政策均有一個限制性前提,即確認非人為損壞而是品質問題時可適用。換句話說,如果一旦摻雜人為因素導致車輛出現(xiàn)問題,即便車輛在保質期內,也不在汽車企業(yè)的保護范圍之內。
當記者詢問各大車企經(jīng)銷商,若采用私自改裝直流快充方式充電造成車輛損壞,能否享受保護政策時,包括廣汽埃安、理想汽車、比亞迪在內的多家車企服務人員均表示:“這是人為因素造成的車輛損壞,所以不在質保政策范圍內。”
孫立清透露,所有車企的產(chǎn)品說明中都會包含一條:如果消費者亂用插電設備,或是未到達指定的有相關充電協(xié)議、被認可的地點充電,出現(xiàn)產(chǎn)品質量問題,主機廠沒有任何責任,由此造成的車輛損壞只能由消費者自行承擔。因為消費者購買了第三方銷售的直流快充設備,車輛出了問題是車輛動力電池不適合還是商家的充電設備有問題,很難說清。“我認為只要商家的宣傳廣告和實際充電設備情況相同,比如充電設備達到何種技術指標、電能指標達到何種要求等方面沒做虛假陳述,消費者就找不到對方的責任。”孫立清表示,消費者購買了車輛后,就應該按照主機廠提供的規(guī)定模式為車輛充電。若未按照相關規(guī)定充電,出了問題只能自行負責。所以還是建議消費者使用車企推薦的充電設備進行充電。(中國消費者報記者 吳博峰)
關于我們| 聯(lián)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wǎng) 93dn.com 版權所有,未經(jīng)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20023378號-15 營業(yè)執(zhí)照公示信息
聯(lián)系我們: 98 28 36 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