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中國應該怎么做自己的GPT?我的觀點是既不悲觀,也不要過于速勝。”三六零董事長周鴻祎4月26日說,目前,GPT的技術路線已基本確定,中國做GPT的難度要比(研發(fā))光刻機的難度低。
在當天舉辦的民生證券人工智能高峰論壇上,周鴻祎提到,GPT的成功是由于應用了很多開源的技術、公開的算法。“別人已經把路趟出來了,技術路線也差不多確定了,剩下的是很多工程化預訓練數據的篩選和準備。中國這么多家公司沒有躺平,這么多互聯網公司大練大模型,我覺得還是很有信心的。”他說。
但周鴻祎也認為,目前,國內發(fā)布的相關模型多是基于開源的技術進行改造,算法相似,但預訓練數據等有所不同,“從目前看到的演示來說,我覺得跟OpenAI都有比較大的差距。整個行業(yè)大概跟OpenAI的差距在兩年左右。”
上月底,包括360在內的一些中國公司展示了自己的作品,周鴻祎已在社交平臺上表達了類似觀點。對于人工智能的未來發(fā)展,他認為,人工智能大語言模型將引領一場新工業(yè)革命,在大模型推動下的智能化才是數字化的高峰。
“現在擔心風險為時尚早。不管你愿不愿意,GPT都將引領一場新的工業(yè)革命,意義超越互聯網和iPhone的發(fā)明。它將帶來生產力的大幅提升,進而提升國家競爭力,中國一定要迎頭趕上。”他說。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Copyright©2008-2023 By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2022009963號-10
聯系我們: 39 60 29 14 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