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各大商場,可以看到不少餐廳在午餐和晚餐時間都會排起長隊叫號,市場復蘇跡象明顯。
國家統計局最新發(fā)布的數據顯示,1~2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77067億元,同比增長3.5%,扭轉了2022年10月以來連續(xù)三個月下降的趨勢。其中,全國餐飲收入同比增長9.2%,2022年全年為下降6.3%。顯然,今年以來,餐飲消費已經大幅回升。
第一財經近期公開進行了《消費復蘇,你會買買買嗎》問卷調查,收集到1200多份有效問卷反饋后發(fā)現,被問及“哪些領域的商品或服務是您會消費的?”時,選擇了食品餐飲的受訪者達45.04%,選擇酒水消費的受訪者達57.54%??梢?ldquo;民以食為天”是不變的定律。第一財經記者就餐飲食品行業(yè)今年的復蘇情況近期進行深度調查發(fā)現,近六成受訪者在聚餐方面可接受的人均消費為300元~500元,而健康類食品在今年的消費明顯升溫。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蟄伏三年后的“小井噴”,人均消費如何
回顧疫情三年,食品餐飲行業(yè)受到的影響是普遍的。面對疫情帶來的不確定性,幾乎沒有哪個餐飲品牌的門店沒有經歷過停業(yè)或者暫停堂食。在“洗牌”過程中,一些品牌悄然退出市場,一些品牌依然堅挺。堅持下來的企業(yè),都在采取多方面的措施積極應對疫情。
直至2023年,線下消費快速復蘇,各餐飲品牌的門店銷量也出現了“小井噴”式增長。第一財經《消費復蘇,你會買買買嗎》問卷調查結果顯示,86.39%的受訪者在今年的外出聚餐意愿與往年相比為持平基礎上略有提升。而對于聚餐的消費支出則有59.73%的受訪者可接受300元~500元區(qū)間,在500元至1000元的受訪者占比為26.19%,在100元至300元的受訪者占比為10.71%,可見大部分受訪者的接受區(qū)間在300元~500元。
食品餐飲行業(yè)在春節(jié)迎來了第一波銷量開門紅。
美團發(fā)布的2023年春節(jié)消費數據顯示,春節(jié)期間,從成都吼堂老火鍋、長沙文和友到北京四季民??绝喌?,多家餐廳客流爆滿,有餐廳在美團平臺上呈現排隊等位超過1000桌的火爆態(tài)勢。
“往年年后2月份的生意是比較清淡的,但今年2月份我們生意很好。我們門店地方大,桌數多,有2000多平,雖然翻臺率不高,但是每天都爆滿的,和2019年比有過之而無不及。”金萌集團旗下中餐品牌“蘇浙匯”肇嘉浜路門店王經理告訴第一財經記者。
西貝集團今年在國內各城市的餐飲門店堂食恢復情況各有不同,但共同點在于客流、上座率、營收逐步回升。如今,西貝整體已經基本實現復蘇,部分區(qū)域甚至相比疫情前有所增長。2023年春節(jié)期間,西貝門店的堂食總體經營情況同比去年有大幅度增長??土鞣矫?,同比去年春節(jié)期間,多個區(qū)域的門店都增長40%以上。
今年1月,九毛九旗下品牌太二老壇子酸菜魚餐廳同店銷售額同比上漲106%;九毛九餐廳同店銷售額同比上漲104%。
食品企業(yè)也取得了不錯的成績,線上線下銷量都呈現明顯增長。三只松鼠的線上方面,2023年貨節(jié)堅果禮盒銷售額約10.36億元,共銷售約1107.65萬盒;線下分銷業(yè)務年貨節(jié)期間堅果禮出貨業(yè)績突破10億大關,實現同比增長幅度30%以上。
除了公司的食品銷量大增,今年春節(jié)之后,億滋大中華區(qū)總裁范睿思的個人感受是,出差明顯增多了,中國經濟在加速回暖,對整個零售行業(yè)、食品行業(yè)來說都是充滿希望的一件事。
作為城市消費活力的重要體現之一,咖啡消費也在今年率先迎來大幅增長。美團外賣數據顯示,今年1~2月期間,咖啡外賣訂單相比去年同期增長了101.9%,咖啡類產品搜索量同比去年也增長了78.1%,均成為餐飲各品類中Top1。
飲料行業(yè)復蘇提速
2022年對于飲料行業(yè)而言,并不算是一個十分景氣的年份。在2021年,飲料行業(yè)疫情下剛剛迎來一個喜人的高增長年。尼爾森數據顯示,2021年中國飲料行業(yè)銷量同比增長8.8%,銷售額增長了10.1%。當年財報顯示,2021年康師傅(00322.HK)飲料業(yè)務收入為448億元,同比增長了20.2%,好于2019年和2020年同期??煽诳蓸返膬纱笱b瓶廠中糧和太古可口可樂也收獲頗豐,其中中國食品(00506.HK)2021年汽水、果汁、水和其他品類(咖啡、茶飲)分別同比增長了13.1%、22.6%、14.3%和25.7%。太古可口可樂2021年中國內地業(yè)務總銷量上漲了9%,凈利潤為14.2億港元,同比增長了36%。
但到2022年,受到疫情對戶外消費場景的沖擊,國內飲料生產量和企業(yè)表現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中商產業(yè)研究院數據庫顯示,2022年1-12月全國飲料產量1.8億噸,同比增長0.3%,其中全年有6個月產量同比負增長。
而從近期公布業(yè)績的飲料企業(yè)的數據看,疫情對飲料各品類的影響呈現分化狀態(tài)。近期太古股份公司公布了2022年度業(yè)績,其中太古可口可樂在中國內地市場2022年的營收、銷量和利潤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下滑,中國內地市場實現收入261.4億港元,同比2021年微降,實現凈利潤約為9億港元,同比減少了36.6%。而在談及飲料業(yè)務業(yè)績變化時,太古股份的管理層表示,下滑主要是受疫情相關措施對銷量及業(yè)務造成不利影響。
從分類上看,不同品類的飲料表現卻不盡相同。2022年,太古可口可樂中國內地的汽水業(yè)務(碳酸飲料)與2021年持平,飲用水和能量飲料的收益分別下降了18%和5%,咖啡及茶飲料收益則分別增長了20%和19%。同期,統一中控(0220.HK)年報也顯示,其2022年飲料業(yè)務實現收入約164.1億元,同比增長11.3%,主要是受到茶飲料和果汁品類快速增長的帶動。其中,茶飲品類在2022年實現收入69.6億元,同比增長10.9%,主要是因為其在家庭及餐飲場景獲得高速成長;果汁業(yè)務則收入30億元,同比增長超過30%;傳統強項奶茶業(yè)務收入60億元,同比僅增長4.6%。
疫情之下,功能飲料的表現也尚可,東鵬飲料(605499.SH)業(yè)績快報也顯示,2022年實現營業(yè)總收入85億元,同比增長21.8%,實現凈利潤1.9億元,同比增長21.3%。
隨著天氣的逐步回暖,國內飲料行業(yè)也開始全面復蘇,企業(yè)對于今年飲料行業(yè)的市場前景大多表示樂觀。
“開年以來,我們切身感受到城市的活力、經濟的活力重新‘脈動回來’了。中國經濟正在強勁復蘇,我們對今年的生意充滿信心。”達能中國飲料總經理高月秋向第一財經回應表示。春節(jié)剛過,得益于出行和旅游的消費復蘇,脈動銷量喜人。尼爾森數據顯示,脈動維生素飲料1-2月份銷售額同比上漲超過16%。
據了解,達能中國飲料各項業(yè)務訂單增長明顯,位于全國各地的工廠也正“拉滿弓”,開足馬力生產,迎接銷售旺季。
太古可口可樂方面表示,中國市場的銷量預計將會增加,并表示今年開局不錯,很有信心中國市場(2023年)會以健康的方式實現反彈。
值得注意的是,健康類飲料產品的熱度依然還在增長。
涼茶品牌王老吉向第一財經記者回應,2023年王老吉涼茶和新品刺檸吉都迎來了“開門紅”,涼茶本身含有金銀花,且近年來涼茶個性化、柔性化定制市場增長迅速,拉動了銷售;而刺檸吉則因為含有較高的天然維生素C,銷量也快速增長。因此,今年王老吉公司計劃繼續(xù)加大在健康化飲品領域的布局,并認為涼茶、刺檸吉等健康化飲品在2023年會迎來前所未有的好機遇。
疫情下同樣受影響較為明顯的還有烘焙行業(yè),2022年主要烘焙企業(yè)都面臨客流量減少、門店不能正常營業(yè)等問題。
近日,天津老字號食品企業(yè)桂發(fā)祥(002820.SZ)發(fā)布業(yè)績預告,預計全年凈利潤將虧損6000萬到8000萬元,而上年同期還盈利2128.7萬元。對于虧損的原因,桂發(fā)祥方面稱,2022年,受疫情不斷反復、人口流動受限、消費不景氣、貨運物流不暢等多因素疊加影響,公司到店客流顯著減少、客單價下滑,具備特產禮品屬性的主力產品銷售疲軟,部分經銷網點也受到不同程度沖擊,營業(yè)收入大幅下降,對公司經營業(yè)績造成了較大不利影響。同時,主要原材料受大宗商品價格波動影響、采購價格上漲,產銷量下降,單位成本增加,生產成本面臨較大壓力。
但隨著疫情管控的變化,記者了解到,春節(jié)以來,烘焙行業(yè)也在不斷回暖,市場明顯有好轉。
日前,記者在位于北京東四北大街152號的北京稻香村零號店看到,中午時分,零號店門前已經排起了長隊。北京稻香村零號店自2021年8月原址復業(yè)后,定位為老北京傳統糕點技藝博物館,也成為眾多游客的打卡地。但在2022年下半年,北京稻香村零號店曾因疫情兩次歇業(yè)。
“市場回暖非常明顯。”稻香村零號店項目負責人曹思源告訴第一財經記者,2023年1-2月份,稻香村零號店的糕點類產品銷售同比增長了14%,特別是北京旅游市場的恢復超出預期,因此從元旦開始到現在,北京稻香村旅游渠道的門店還依然保持著熱度不減。
鮑師傅創(chuàng)始人鮑才勝日前在接受媒體采訪時也透露,鮑師傅門店經營迎來很大好轉,門店銷量增長30%以上,且客流量較往年同期均有所增加,復蘇好于預期。
町芒研究院此前發(fā)布的2022烘焙行業(yè)研究報告也顯示,2021年,日本人均烘焙消費量為22.3千克,中國同期僅為7.8千克,表明國內烘焙食品的消費發(fā)展空間還很大,目前,烘焙行業(yè)將迎來恢復和快速成長,2021年國內烘焙行業(yè)規(guī)模約2657億元,預計到2023年將達到3069.9億元。
企業(yè)逐步推進擴張計劃
中餐賽道的體量巨大但競爭格局分散,給餐飲品牌提供機會的同時,也帶來了一定考驗。在2023年餐飲消費復蘇明顯的大趨勢下,一些企業(yè)已經開始實施擴張計劃了,這在過去三年是餐飲行業(yè)幾乎不敢推進的策略。
2023年,九毛九集團的拓店計劃聚焦于太二和慫火鍋,其中太二120家,慫火鍋25家;持續(xù)優(yōu)化人才管理,擴大門店及職能招聘,新增超5000名崗位。
3月9日,呷哺集團對外宣布2023年擴張計劃,計劃2023年新開門店超230家,包含中國、新加坡和馬來西亞等國家。其中,呷哺呷哺品牌新開120家,湊湊火鍋新開超70家,“歡樂燒肉”趁燒新開20家。此外,呷哺集團自12月17日推出充值發(fā)放消費券優(yōu)惠活動,截至目前,儲值金額已破1.2億元,累計發(fā)放1.2億元現金消費券。
西貝集團則開始加入中式快餐賽道,推出了新的中式快餐品牌“賈國龍空氣饃”。近日,“賈國龍空氣饃”北京首店開業(yè)。
而從消費者的習慣來看,聚餐增多和追求健康化飲食是后疫情時代的特點。
從去年年底開始,不少餐飲企業(yè)都明顯感受到了聚會社交的需求的逐步釋放,公司團建、親友聚會的需求顯著增加。在海底撈門店端,大桌用餐、團餐預訂量在過去幾個月里有所上升。從消費時點來看,節(jié)慶假日對于門店消費的拉動明顯,同時夜宵時段消費、工作日商務用餐消費也都有所增長。
此外,在防疫政策下生活了三年后,消費者飲食健康的觀念逐步加深,從前更多地出現在中老年消費者口中的健康化飲食習慣,現在已經滲透至各個年齡層的消費者。眼下,健康化趨勢成了一個新的賣點。
從一線經營的視角來看,有的海底撈店長表示,感覺今年以來,顧客對“白味鍋底”的喜愛程度有所上升,口感較為清淡的菌湯鍋底、番茄鍋底、豬肚雞鍋底都比過去更受歡迎。同時,性價比更高的有料鍋底也很受歡迎。
呷哺相關負責人也有同感:“前兩年有一些特別的鍋底比如廣西螺螄粉鍋底會比較受歡迎,但今年明顯有一些變化,消費者回歸到追求養(yǎng)生類的鍋底。比如湊湊的豬肚雞鍋底等養(yǎng)生類鍋底現在就非常受歡迎。”
三只松鼠相關負責人也認為,當下消費者將更加關注健康、養(yǎng)生、滋補保健等品類,這些品類目前也呈現出較快的發(fā)展增速。
餐飲行業(yè)在今年已經乘上復蘇的快車,他們也期待得到政府的幫助。有餐飲企業(yè)告訴第一財經記者,希望相關部門可以有擴內需的細則出臺,相信能夠為消費復蘇注入政策強心針。譬如多維度的扶業(yè)政策,如消費券活動;或者出臺更有針對性的刺激政策,促進夜經濟、區(qū)域經濟的高質量發(fā)展,以及推出連鎖餐飲企業(yè)階段性暫緩社保繳費、穩(wěn)崗補貼的政策等。
已經有相關部門開始行動。3月1日發(fā)布的《福州市商務局 福州市財政局關于扶持住宿、餐飲行業(yè)應對疫情加快發(fā)展2022年度獎勵申報工作通知》顯示,2022年1月1日-12月31日期間每季度網絡銷售額(不含稅,下同)達100萬元以上的限額以上餐飲企業(yè),每季度按網絡銷售額2%給予獎勵,當年度累計最高獎勵100萬元。
連鎖經營產業(yè)專家、和弘咨詢總經理文志宏表示看好餐飲企業(yè)的復蘇情況,他認為比預期回復得還要更好。“從企業(yè)方面來講,經過疫情三年,現在終于恢復到一個相對比較正常的狀態(tài),企業(yè)都是在摩拳擦掌,都是有著雄心壯志的,都希望在新的一年打個翻身仗,把過去虧損的都補回來。”
(文內圖片攝影:任玉明)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2022009963號-10
聯系我們: 39 60 29 14 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