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個絕不能錯過的上海美食,去魔都一次裝滿你的胃!
提到魔都上海
除了濃油、赤醬、弄堂、旗袍、夜生活
怎么能少的了
遍布路邊街角的特色美食
這些來上海絕對不能錯過的美食TOP50
你吃過幾個?
1、小籠包
以皮薄、肉嫩、汁多、味鮮、形美著稱。起始于清代同治,至今已有100多年歷史。對于小籠而言,自然新鮮的汁水是其精髓。有口訣這樣唱到:“輕輕提,慢慢移,先開窗,后吸湯。”
2、生煎包
上海生煎包可以說是土生土長的上海點心,據(jù)說已有上百年的歷史。其特點為:皮酥、汁濃、肉香、精巧。輕咬一口,肉香、油香、蔥香、芝麻香全部的美味在口中久久不肯散去。由于上海人習(xí)慣稱“包子”為“饅頭”,因此在上海生煎包一般被稱為生煎饅頭。
3、大餅
記憶中是長長的,撒滿了芝麻,里面咬起來感覺有些層次,非常管飽。聽說源自蘇北,要用老酵面將面團捂上十幾小時左右才揉面團,工藝十分考究。
4、油條
油條乃上海早點的百搭,不僅單獨吃,和大餅吃也是絕配,還可以和粢飯團、豆?jié){、豆花、泡飯相配合,蘸醬油蘸白糖都很有滋味。正宗的上海油條肯定不會加明礬,小蘇打也只會加少量,看起來癟癟的,但味道還是很不錯的。
5、糍飯糕
粢飯是金黃色的長方形炸米糕,正宗的我好像N年沒有看到過了。記憶中是油炸后,外層金黃,脆,內(nèi)層白色粢飯糕軟糯可口,老上海的四大金剛之一。
6、甜豆?jié){
甜漿是現(xiàn)磨的豆?jié){加少許砂糖,有淡淡的甜味和濃濃的豆香味。
7、咸豆?jié){
上海四大金剛之一。咸漿里有油條片、榨菜末、蝦皮、蔥花——過去還有紫菜,加一小匙兌了一點醋的鮮醬油。豆?jié){煮得燙嘴,加上高沖而下的姿勢,碗里的咸漿就會起花。喝起來不光味道鮮美,而且賞心悅目。
8、蔥油餅
正宗的上海蔥油餅的工藝還是很復(fù)雜,先將面團和上油酥,攤開,抹上板油,撒蔥花和粗鹽。卷起后做成餅坯,再搟平。先在爐火鐵板上兩面烤下,再放在大餅爐子里,刷上油烘烤,再翻面刷油烘烤,兩面金黃色至脆出爐。
9、鍋貼
印象中上海的鍋貼呈細(xì)細(xì)彎彎的月牙形,鍋貼底面呈深黃色,酥脆,面皮軟韌,成品灌湯流油,餡味香美。
10、燒賣
上海的燒賣要用豬肉粒、加醬油、白糖、料酒炒得加入蒸熟的糯米拌勻做餡料。用料細(xì)膩點的燒賣還會加上香菇粒、蝦米,乃是上海最大眾早點之一,非常好吃。
11、豆腐花
和咸漿的制作工藝差不多,只是主角換成了豆腐,口感更飽滿,也更容易和各種佐料巧妙的融合在一起。
12、饅頭
饅頭按餡料分為兩種,鮮肉的和菜的。正宗的上海鮮肉饅頭乃是白湯,不加醬油和蔥,只用鹽,糖,姜末調(diào)味。肉餡呈荔枝丁,三肥七瘦,皮不可過薄也不可過厚,以肉汁浸潤厚度一半多為佳。還有,上海人可不叫包子的哦~
13、鮮肉月餅
餅皮烘的很透,一層一層的感覺,咬上去香酥可口,一點也不黏牙。內(nèi)餡的口味調(diào)的也很好,咸甜適中,伴著大大的豬肉,怎一個舒服了得!這就是老上海最愛的鮮肉月餅。
14、春卷
在老早,春卷可只有在年節(jié)那幾個月才吃得到。那酥脆的外殼,咬一口就散出來的黃芽菜香菇肉絲餡底,可謂是最經(jīng)典的上海味道。
15、羌餅
這個小時候較為常見,好像是回族食品,分為油羌餅和硬羌餅兩種。油羌餅發(fā)酵足,油水足,香又松軟,比較常見。硬羌餅不用油,水分少,咬嚼勁,耐饑,不常見。羌餅一般是用煎生煎的平底鍋烹熟,一鍋一餅,表面撒上大量的芝麻,切成一角一角出售。
16、糍飯團
這個在現(xiàn)在比較常見,可以做成甜的和咸的。甜的粢飯團內(nèi)餡為一根油條和白砂糖;咸的則是以油條加榨菜末為主,有時會加入肉松。做的考究點的粢飯還有紅白兩色之分,紅色用的是血糯米。
17、麻球
麻球?qū)儆诟=ㄉ晨h小吃有名的一種,外形滾圓飽滿,色澤金黃,皮薄香脆,內(nèi)甜糯,受到很多人的青睞。印象中上海麻球會包入豆沙餡,捏攏收口,滾上芝麻,然后放入滾油,炸至外殼金黃馬上撈出,這個時候食用味道最佳。
18、蔥油花卷
其實很像饅頭,就是沒有餡然后外表撒上香蔥和油,應(yīng)該是用了粗鹽調(diào)味,不會像白饅頭那樣一點味道也沒有。
19、牛肉煎包
牛肉煎包是清真食品,煎包皮是發(fā)面,兩面煎,純牛肉餡,有時會加些卷心菜。最大的特點就是大,比包子還大,價格也比較高,但味道絕對沒話說。
20、煎餅果子
這個再熟悉不過了,用面粉和雞蛋調(diào)成面糊,在平底鍋上攤成面餅,加雞蛋,搗碎攤勻,抹上甜面醬,辣醬,撒蔥花,加油條,裹成卷狀即成。這個上海人叫法很多,比如蛋餅、煎餅、包腳步等。
21、鮮肉小餛飩
上海小餛飩主要指的是鮮肉小餛飩。小餛飩講究的是皮,要求薄如紙,半透明,露出里面粉紅色的餡料來,餡料為新鮮豬肉,裹在摺疊若花的皮子里助口感和鮮味。湯底一半為豬油或麻油加開水和細(xì)蔥花,吃的時候再加少許白胡椒粉。
22、菜肉大餛飩
這個絕對是兒時的美味,口感清爽的薺菜加上現(xiàn)切的豬肉,味道超棒的。湯底一定要撒上紫菜和蛋皮,那才是最正宗的上海菜肉餛飩。
23、酒釀圓子
酒釀圓子是江南地區(qū)漢族小吃。以果料為餡,滾包糯米粉的小圓子與酒釀同煮而成。酒釀味濃甜潤,圓子較糯,餡甜香。是上海不少飯局的最后一道菜。
24、排骨年糕
排骨年糕是上海地區(qū)一種經(jīng)濟實惠、獨具風(fēng)味的漢族小吃,已有50多年歷史,是將面粉、菱粉、五香粉、雞蛋放在一起攪成浸裹在排骨表面,放入油中氽熟的一道美食。其既有排骨的濃香,又有年糕的軟糯酥脆,十分可口。
25、咸肉菜飯
上海最有名的那碗飯,是咸肉和青菜做成的飯,工藝是炒,這個菜飯,可根據(jù)自己的喜好選擇原料的多少,喜歡菜的多放菜,喜歡肉的多放肉,但值得注意的是咸肉比較咸,別貪心。
26、咖喱牛肉湯
上海最著名的大眾化名優(yōu)小吃,采用熬煮氽燉燴燜法制作。此美味當(dāng)初只作為各路的配角出現(xiàn),后來因為味道越來越受到認(rèn)同,經(jīng)典了起來。
27、酸辣湯
酸辣湯是一道上海知名小吃,小時候經(jīng)常喝,那一勺最后的白胡椒是亮點,畫龍點睛。特點是酸、辣、咸、鮮、香。用肉絲、豆腐、冬筍等料經(jīng)清湯煮制而成。
28、羅宋湯
上海人接觸最早的西餐湯點,好像是俄羅斯那邊傳過來的。里面有番茄、雜菜還有很多的牛肉和紅腸,非常好喝,記得小時候我喝都是論鍋的。
29、烘山芋
“烘山芋”亦稱烤 白薯、 烤地瓜, 烤紅薯,上海人特別喜歡吃,進入冬季,上海街頭隨處都可見到外鄉(xiāng)人的烤山芋爐子,寒風(fēng)中立在街頭,青年男女圍在爐邊等待烤熟的山芋出爐。
30、蔥油拌面
蔥油拌面用料、做法簡單,然而恰恰是這最簡單的海派味道,卻是上海人最難舍棄的心頭好。
31、雙檔湯
雙檔湯曾經(jīng)是兒時吃得最多的湯點。其實一碗湯里有兩只油豆腐兩只百葉包的就叫“雙檔湯”,單只油豆腐和百葉包的就叫做“單檔湯”
32、肉絲炒年糕
年糕幾乎是每家每戶一到過年一定要吃的一道菜,寓意來年節(jié)節(jié)高的意思。上海的年糕糯而不膩,入口有嚼勁,一點都不粘牙,拌著肉絲那味道是一絕。
33、雞粥
雞粥,為一美食。常見的雞粥有:佐酒雞粥,白米雞粥,三鮮雞粥,花生雞粥等。不過真正的雞粥實際上是不用雞肉的,只是用雞湯而已。
34、雞鴨血湯
伴著少許時件(心、肝、肫、腸,被稱作“時件”),許多豆丁大小的血塊,會順著調(diào)羹滑入喉嚨,嫩、香、鮮、燙。其實現(xiàn)在想想,這才是真正的黑暗料理呀...
35、菜泡飯
菜泡飯作為一款普通的上海小吃,做法可以極為普通。以隔夜飯及青菜為原料,加大量水加熱后,加入鹽、味精調(diào)味即可食用。如今菜泡飯越來越受青睞,飯店酒席常以之為點心,也有龍蝦菜泡飯,魚翅菜泡飯等奢華之作。
36、上海冷面
想想冷冷的面,配上醋,淋上熱熱的澆頭,那個畫面!!!這就是最傳統(tǒng)的上海冷面。
37、紅燒大排
說起紅燒大排,愛吃的上海小囡一定不會陌生~那厚實的口感,濃郁的湯汁,光回憶就留口水啦...小編也是見肉不要命的肉祖宗一族,大排這種24k純?nèi)饪烧鏇]少吃。
38、紅燒肉
有人說,上海人做紅燒菜的統(tǒng)一特征,是“一手醬油瓶,一手糖罐頭”——紅燒肉,這道著名的本幫菜,就充分體現(xiàn)了“濃油、赤醬、口感甜”的特點。一碗紅燒肉端上來,肉色外表發(fā)黑發(fā)亮,可是食用時又不會覺得油膩。
39、糖醋小排
以前老上海人下館子,喜歡冷菜、熱菜、主食、點心這么滿滿的擺一大桌子,沒辦法,闊氣嘛,一定要掙足面子~而要說到冷菜中的頭牌,糖醋小排自是當(dāng)仁不讓!切得適中的肉塊,靠火候與糖醋配比,慢火燉出來。因此油鍋溫度、酸甜調(diào)味,都要恰到好處~
40、油面筋塞肉
上海人說的油面筋,是將發(fā)酵面筋揉成小團,放入油炸,待面團發(fā)泡后撩起,待冷卻后再炸,這樣炸過幾次后,原來小小的面團會變成一個大大的空心的球,那就是油面筋了。再包上新鮮攪拌均勻的肉,一起燒煮,大功就告成了。
41、響油鱔絲
為什么要叫響油鱔絲,其實也很好理解,這道菜因上桌后盤中油還在辟叭作響而得名。制作響油鱔絲除掌握烹調(diào)技術(shù)關(guān)鍵外,還須上桌及時,否則,油降溫后澆到鱔絲上沒響聲,那響油鱔絲就名不符實了。
42、水晶蝦仁
曾被評為“上海第一名菜”。清炒蝦仁不加任何配料,滿滿一盤蝦仁,鮮明透亮,而且軟中帶脆,奇香四溢,晶瑩剔透,賽如明珠。
43、四喜烤麩
烤麩,是一種面制品。用帶皮的麥子磨成麥麩面粉,再在水中搓揉篩洗而分離出來的面筋,經(jīng)過發(fā)酵蒸熟而成的。上海的特色烤麩色醬紅,香濃醇,咸中帶甜。
44、八寶辣醬
八寶辣醬”是上海著名的特色菜,它是由“炒辣醬”改良而來的。“炒辣醬”是個普通家常菜,以前在飯攤上供應(yīng),由于色深味濃,很適宜下飯。
45、上海爆魚
爆魚又稱熏魚,需要把魚炸好后,投入鹵汁內(nèi)上味。是上海最著名的冷菜,很多上海菜館仍以這道菜聞名。
46、炒螺螄
童年的記憶中常常用牙簽把小小的螺螄肉跳出來,肉雖小卻無比的有嚼勁。吃完后看到蠻桌子的螺螄殼,舔舔手中留存的螺螄味,那種感覺特別滿足。
47、小紹興白斬雞
說到小紹興的白斬雞,尤其喜歡它的雞皮,脆脆的,看著窗口里面將雞加工切塊的師傅麻利的將雞切成小塊以后,涂上一層麻油,黃燦燦的,食欲就會大增。
48、清蒸大閘蟹
大閘蟹是我們最奢華的美味,九雌十雄,吃過的人都難以忘懷,但我現(xiàn)在只記到30年代上海人最苦的時候,只能拿大閘蟹充饑~
49、墨魚大烤
墨魚大烤是用腐乳汁烤的,我覺得這也是上海人會過日子的一種表現(xiàn):上海人用豆腐乳下稀飯,吃剩下的汁,倒掉了可惜,用來做調(diào)料燒肉、烤墨魚都別有一番風(fēng)味。
50、油爆蝦
記得小時候,不管是在家請客,還是到了本幫菜館,油爆蝦都是必須出現(xiàn)的一道菜。幾乎每個上海人都對油爆蝦有種不可割舍的情懷~
最新資訊
關(guān)于我們| 聯(lián)系方式| 版權(quán)聲明| 供稿服務(wù)| 友情鏈接
咕嚕網(wǎng) 93dn.com 版權(quán)所有,未經(jīng)書面授權(quán)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20023378號-15 營業(yè)執(zhí)照公示信息
聯(lián)系我們: 98 28 36 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