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致長江中下游一帶秋冬連著初春暖,爾后又遭遇“倒春寒”,給今年春季生產(chǎn)帶來諸多不利,天氣給農(nóng)作物造成的“缺陷”能補救嗎?4月28日記者采訪了資深農(nóng)業(yè)氣象專家黃智敏。
黃智敏說,受上述氣象條件影響,今年春播早稻(含部分中稻再生稻),在3月中旬到下旬前期播種的地膜秧甚至直播的早稻大田,遭“倒春寒”重創(chuàng),受損后四月補種或重播者,中旬后期又遇雨多溫低,對其生長也不利。
目前地膜秧剛進3葉,直播者只有四葉一心;尤其是日平均氣溫在15℃以下移栽的早稻尚未返青。越冬作物油菜、小麥生育期異常提前,較常年播種稍早的偏春性品種鄭麥9023,4月中旬前期即進入乳熟期,近日播種遲者也已乳熟,且防治較差的田塊條銹病依然較重,預計小麥成熟期會較常年提前10天以上(見圖1、2、3)。
黃智敏說,據(jù)中央氣象臺預報,未來10天,江漢、江淮、江南北部等大部地區(qū),5月3日前以晴或無雨天氣為主,而后又再現(xiàn)一次較大范圍的降雨,整段平均氣溫較常年偏高3~5℃。中國氣象局荊州農(nóng)業(yè)氣象試驗站建議,上述地區(qū)應立即抓住這段難得晴好無雨天,早稻與中稻再生稻都應搶晴移栽,以利于早返青促分蘗。大面積中稻為了使抽穗楊花躲避7月下旬到8月中旬高溫時段,遲熟品種也該在5月上旬初播種了,中、早熟品種依次續(xù)后。
因小麥、油菜已進入生殖生長后期,根系吸收能力開始減弱,仍要清理“三溝”,給根系創(chuàng)造良好吸收的通氣環(huán)境,部分小麥還可每畝噴施0.3%的磷酸二氫鉀加1-2%尿素混合液,以利于延長葉片功能期,提高光合作用,防病抗倒,防“高溫逼熟”,優(yōu)化改善籽粒品質,提高千粒重。油菜應借助晴好天氣適時收割、脫粒、晾曬,確保產(chǎn)量品質。(劉志偉)
關于我們| 聯(lián)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wǎng) 93dn.com 版權所有,未經(jīng)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20023378號-15 營業(yè)執(zhí)照公示信息
聯(lián)系我們: 98 28 36 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