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今年的全國兩會上如何啟動消費成為最熱門的話題之一。中國經濟如何通過刺激消費,以內循環(huán)支撐和帶動外循環(huán),關注度很高。
通過改革開放四十多年的高速發(fā)展,如今我國大多數地方人民的溫飽問題已不再是主要矛盾,相反,當前的主要矛盾仍然是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與不平衡、不充分發(fā)展之間的矛盾。筆者認為,在當前的形勢下,我國啟動消費的問題已經不再是要還是不要的問題,而是必須且要很好地發(fā)展的問題,否則國內消費啟動不了,國外需求又受到較大沖擊,2023年兩會確定的中國經濟平穩(wěn)健康發(fā)展的目標怎樣才能實現?
首先,中央和地方要出臺“讓利于民”、刺激消費的各種政策組合,讓消費力量較快恢復增長。疫情三年,不僅對人們的收入增長帶來了較大沖擊,而且在很大程度上也讓人們認識到持有現金在關鍵時刻所能發(fā)揮的巨大作用,讓不少家庭養(yǎng)成了謹慎消費、經濟消費、節(jié)約消費的好習慣。要很好地啟動國內消費,就要出臺一系列“讓利于民”、刺激消費的政策組合。
比如,發(fā)放消費券可以較好地活躍各地的市場氛圍,帶動消費增長。自2020年以來,我國不少地方已經在這方面進行了政策試點。今后,這樣的政策還可以有,完全可以在各地試點的基礎上推廣到全國,讓啟動消費成為全國全民的行動。再如,過去幾年,我國不少省份開展了針對“對口援建”省份居民跨省旅游的所謂門票半價政策,著實讓那些對口援建省份的居民赴外地旅游感受到了一股股暖意。在經過三年大疫的影響之后,今年完全可以在全國范圍推動所有旅游景點的門票減半政策,也可以給予各個地方不同的政策調控空間,結合住宿、機票、消費券等靈活的優(yōu)惠政策,在全國各地推行相應的政策組合,以帶動全國各地的旅游、消費等快速增長。
其次,要適度降低跨地區(qū)貿易、經商、旅游、出行的交通成本,破解消費啟動的難題。改革開放四十多年來,我們長期依賴外向型的出口和投資,帶動經濟快速發(fā)展。但自2018年以來,這樣的全球化紅利已經迅速喪失。當前,相較于投資、出口“兩駕老馬車”而言,如何啟動國內消費已經成為今后一段時間我國不得不面對的一道必答題。
從消費難以真正啟動背后的長期難點來看,國內較高的運輸成本、物流成本可謂是首當其沖。根據相關的研究,我國國內跨地區(qū)運輸貨物的單位成本要普遍比國外高出50%甚至更多。其中高速公路收費已經成為目前運輸成本、物流成本中占比很大的部分。以我國絕大多數省份的高速收費標準為例,9座以下的客車收費系數為1,收費費率為每公里0.6元;而六軸大貨車的收費系數為4.09,也就是說,六軸貨車運輸的貨物每公里的運費將達到4.09×0.6元=2.436元。假定運輸距離為1000公里,那么,9座小客車的高速公路收費將為1200元,而六軸大貨車的收費將為4872元。今后,如何較快地降低高速公路收費標準和費率,根據運輸距離或者累計里程數進行收費優(yōu)惠等多種形式的高速公路收費改革將變得勢在必行。
此外,三年疫情之后,如何較快地恢復中國商務人士、游客、學生出國也非常重要。
總之,上述短期和長期相結合的政策組合,有利于啟動中國消費。但良好的政策組合需要做大量的前期研究、調查等工作。只有這樣,才能保證出臺的政策是經濟體需要的政策,也是直達民眾心里的好政策。
(作者系上海師范大學教授、商學院副院長)
推薦閱讀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2022009963號-10
聯系我們: 39 60 29 14 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