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周五(10日),英國國家統(tǒng)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英國去年第四季度國內生產總值(GDP)同比增長0.4%,環(huán)比增長0%,盡管增長乏力,但避免了衰退。
不過,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和英國央行(BoE)等均預計,英國經濟將在2023年出現衰退。
英國國家經濟社會研究院(NIESR)最近成為為數不多預計英國經濟有望實現正增長的主流研究機構,其剛剛發(fā)布的報告預計,2023年英國GDP將增長0.2%,英國政府出臺的包括能源補貼在內的財政措施和其他應對高通脹的貨幣政策將在今年顯現效果,幫助英國經濟實現擴張。
(資料圖片)
不過,在接受第一財經專訪時,NIESR宏觀經濟研究主管莉亞莎·麥克索利(Leaza McSorley)稱,即便英國有望避免衰退,但民眾仍會感受到強烈的經濟寒潮。
第一財經:你對英國經濟的預測是什么?
麥克索利:我們預計2023年GDP將同比增長0.2%,英國經濟能夠避免技術性衰退,且不會經歷長期的GDP萎縮。但正如其他機構如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英國央行(BoE)、英國預算責任辦公室(OBR)的預測,我們也看到了英國經濟面對的風險,包括過高的通脹數字和過高的利率水平等。
我們預計,在2023~2024年,將有700萬英國家庭稅后收入難以支付能源和食品賬單,這一數字約占英國家庭總數的四分之一,比2022~2023年的約五分之一有所增加。此外,中等收入家庭的可支配收入將萎縮7%~13%。
第一財經:那么,你為何認為,今年英國經濟將避免衰退?
麥克索利:盡管英國經濟面對種種風險,但我們認為,英國政府采取的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將發(fā)揮作用。政策效果的顯現往往存在時滯,這種效果將在2023年內開始變得更為明顯。
比如,英國政府去年出臺了能源補貼計劃,幫助家庭和企業(yè)應對飆漲的能源成本,這些政策也會幫助英國經濟實現增長。在補貼計劃出臺之前,食品和能源價格已經劇烈上漲,很多家庭的可支配收入明顯萎縮,不得不削減消費和支出,這拖累了英國的經濟表現。
補貼計劃執(zhí)行之后,特別是當通脹增速也開始下降時,政策效果會更加明顯,民眾的消費意愿和購買力都會有所提升,經濟也將受到提振。我們已經預計,英國通脹水平將在2023年開始緩慢下降。
而且,對家庭能源賬單的補貼政策將持續(xù)到今年4月,且有望延長。哪怕屆時補貼幅度有所縮小,但因通脹增速走低,我們仍可能看到居民的消費水平得以保持。
另一方面,英國平均工資已經上漲了約6%,只是由于去年通脹如此之高,民眾并沒有在實際生活中感受到名義薪酬增長的利好。隨著今年通脹增速放緩,民眾可能會開始感受到薪酬增長的切實利好,比如有助于他們增加積蓄,可留作額外消費。
第一財經:提到通脹,你對英國今年通脹走勢的具體預測是?
麥克索利:我們預計英國通脹將在2024年第四季度見頂,隨后開始下降,但在2025年結束之前,通脹增速都不會回落到英國央行2%的政策目標。英國高通脹持續(xù)時間之所以較長,是因為我們認為價格壓力正在向核心通脹蔓延,且基礎更加廣泛。
比通脹本身更為關鍵的是家庭和企業(yè)對價格壓力的反應。如果家庭減少支出,增加預防性儲蓄,英國經濟中消費領域的收縮可能會高于我們的預期。但另一方面,由于許多家庭在新冠疫情的封控期間減少了消費,積累了儲蓄,如果接下來他們將其轉化為消費,則會釋放較大的增長動力。
企業(yè)也是如此。許多企業(yè)積累了相當規(guī)模的訂單,在疫情之后也有更大的經營目標需要追趕。但問題是,隨著利率的上升,企業(yè)的投資成本和借貸成本也在上升,所以我們對此持謹慎態(tài)度。
第一財經:英國政府還有多大的財政空間,來為那些走上街頭罷工、要求漲薪的教師和護士等公共部門雇員加薪?
麥克索利:這是一個非常好的問題。我們通過對英國預算責任辦公室(OBR)11月的數據進行測算,得出的結論是英國政府會有3%的財政支出空間。
然而,由于較高的利率和較高的債務成本,英國政府的財政狀況一直在惡化。這也是為什么英國財政大臣杰里米·亨特堅稱,大約只有1%的財政支出空間。這個數字對于應對當下的形勢來說,無疑非常拮據。
不過,宏觀經濟總是保持動態(tài)變化,在經濟形勢調整如此之快的情況下,我們呼吁政府采取更加基于實證的經濟政策。當經濟數據發(fā)生變化時,比如通脹迅速下降,政府應當相機抉擇、調整政策,這可能會帶來更大的財政支出空間。
第一財經:與其他發(fā)達經濟體前景展望相比,英國經濟前景似乎更為低迷。原因何在?
麥克索利:原因之一在于,英國2022年GDP同比增長4.1%,增速在發(fā)達經濟體中排名第二。由于2022年的增長較為強勁,相比之下,2023年的數據表現會受到影響。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2022009963號-10
聯系我們: 39 60 29 14 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