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四川省突發(fā)通知,擴大工業(yè)企業(yè)讓電于民實施范圍,目前預計持續(xù)的時間是從8月15到20日。寧德時代四川宜賓工廠也因限電停產。
(資料圖)
據第一財經了解,本次四川省限電主要影響電池產業(yè)鏈,在鋰鹽、三元材料、磷酸鐵鋰、石墨化等多個領域,停產減產者眾多;部分四川當地硅料、硅片及電池片等各級光伏生產企業(yè)按下暫停鍵。由于碳酸鋰、硅料的供給格局原本就偏緊,因而限電也導致市場擔憂上游漲價態(tài)勢加劇。
瑞信表示,與2021年相比,此次限電對大宗商品的影響將不那么顯著,因為這一輪電力緊張是由高溫引起的,2021年則是因為“能耗雙控”。此外,今年的下游需求相對較弱。不過,SMM方面對記者表示,多數企業(yè)已從8月15日0點起正式進入為期5天的停產狀態(tài),而考慮到如三元、鐵鋰等在產線冷卻之后仍需一定的時間待窯爐升溫,部分廠商稱本輪限電實際會影響到企業(yè)7~8天的產量。
電池產業(yè)鏈受沖擊
近期國內西南方地區(qū)持續(xù)高溫,降水減少。受此影晌,四川地區(qū)電力供給緊張。為確保電網安全,確保民生用電,四川從8月15日起取消主動錯避峰需求響應,在全省(除攀枝花、涼山)的19個市(州)擴大工業(yè)企業(yè)讓電于民。實施時間從8月15日00:00至20日24:00。
電池產業(yè)鏈似乎首當其沖。據了解,本次四川省限電將影響鋰鹽、三元材料、磷酸鐵鋰、石墨化等多個領域,停產減產者眾多,雖然部分企業(yè)表示仍在與政府部門積極溝通,以期采取如錯峰生產等避免直接停工的的辦法,但多數企業(yè)已從8月15日0點起正式進入停產狀態(tài)。
就最受關注的上游資源鋰鹽而言,瑞信表示,四川省碳酸鋰產能約為10萬噸/年,氫氧化鋰約為17萬噸/年,估計約有2000~3000噸鋰鹽產量受到影響(假設限電持續(xù)5~7天),這相當于中國整體月產量的4%~5%,可能會給本已緊張的市場加一把火。
SMM新能源事業(yè)部研究咨詢總監(jiān)易彥婷則對記者表示,經統(tǒng)計,本輪限電預計會導致8月碳酸鋰產量1120噸、氫氧化鋰1690噸、三元材料500噸、磷酸鐵鋰5200噸、石墨化300噸左右。從整體而言,限電涉及三元及磷酸鐵鋰大廠,部分廠家雖仍在與政府部門協商,所受影響待定,但預計本輪材料端減產總量仍將高于預期,且考慮到今年電力供應的現狀,不排除限電政策會延長、實際影響加大的可能性。
從資本市場的反應來看,18日,鋰電負極材料龍頭璞泰來大跌超5%。在本輪限電期間,鋰資源供應本來就已經開始趨緊,下游可能會減緩上游材料補庫存的步伐。
此外,16日,消息稱,寧德時代四川宜賓工廠已因限電停產,時間從8月15日至20日?!端拇ㄈ請蟆?月報道稱,寧德時代宜賓基地第一、二、三、五、六期已建成投運,第七和第八期開工建設,產能達75GWh。若以每輛新能源車搭載50KWh電量計算,75GWh的動力電池可配套150萬輛。
瑞信方面表示,宜賓基地估計約1GWh的電池產量將受到影響,占中國每月總產量的2%。
多晶硅供應再度趨緊
限電、停產對于光伏產業(yè)鏈的影響也備受關注,協鑫樂山、通威多晶硅產線已經停產,國內多晶硅供應再度趨緊。
SMM表示,目前在光伏各環(huán)節(jié)影響較大的主要為硅料以及電池片企業(yè),尤其硅料企業(yè)在前期便一直呈現緊缺狀態(tài),此次限電有可能使得剛剛趨穩(wěn)的市場價格再度上漲。
具體而言,四川樂山是光伏上游多晶硅重要生產基地,通威股份(600438.SH)和協鑫科技(03800.HK)均在當地布局重要產能。硅業(yè)分會統(tǒng)計,當地2021年多晶硅全年產量6.7萬噸,2022年全年產量預計達到12萬噸,占總產量比例為14.6%。
通威方面表示,公司于8月14日接到通知,限電對公司的硅料和電池片產量會造成一定影響。目前完全恢復的時間尚不能確定,由有關部門根據用電實際情況作出安排。通威是硅料生產龍頭,目前高純晶硅產能規(guī)模已達到23萬噸,太陽能電池產能規(guī)模已超過50GW。其中,四川樂山是通威重要生產基地之一,今年高純晶硅產能規(guī)模預計達到10萬噸。
協鑫科技方面回應記者稱,此前有接到通知,公司積極配合地方政府相關政策指令,于8月15日~20日開啟保安負荷運行。
由于年初以來,受下游需求超預期刺激,硅料供應持續(xù)緊張,價格大幅上行,各界更為擔憂后續(xù)硅料價格的走勢。根據PVinfolink報價,年初至7月末,致密硅料上漲幅度為26%,且6月下旬以來受突發(fā)事故影響,供應緊張加劇,價格連續(xù)兩周跳漲,最高成交價已接近300元/公斤,帶動組件價格大幅提升至超過1.95元。
限電后多晶硅價格并沒有出現明顯漲幅,“主因當前并非簽單周期,市場成交較少,加之下游對長期市場依舊持有一定的謹慎觀望態(tài)度,對高價資源較為抵觸。”易彥婷表示。但是,考慮到下周將面臨新一月簽單周期,價格會有再度上漲的可能。此外,即使如期恢復用電,此后產能恢復還需要一定爬坡時間,生產實際受影響時間可能會更久。
不過,隨著檢修結束、新增產能如期投放,各界預計8月開始硅料供應或有望持續(xù)緩解。國盛證券電新組首席分析師王磊此前對記者表示,此前受檢修影響較大的企業(yè)包括新疆協鑫、東方希望、天宏瑞科等,對應7月供應減少量約為6700噸,預期8月檢修帶來的影響弱化。在新增產能方面,根據此前硅業(yè)分會的消息,協鑫科技、包頭新特、包頭通威、亞洲硅業(yè)7月帶來的增量約為3500噸,預期伴隨產能的逐步爬坡,硅料供應量環(huán)比將有較大改善。
電解鋁中期價格仍趨弱
據記者了解,多數電解鋁企業(yè)響應當地政策,減產已達到39.5萬噸,且有繼續(xù)擴大的趨勢。
SMM初步統(tǒng)計,四川省內電解鋁已比6月底運行產能(100萬噸)減少38.5萬噸,但鋁下游加工等消費版塊也處于停產狀態(tài)。截至8月15日,國內電解鋁社會庫存為69.8萬噸,較上周四(8月11日)增加0.5萬噸,較去年同期下降4.4萬噸,較7月底月度庫存總計累庫2.9萬噸。
整體而言,各界并不認為鋁價會因此而持續(xù)走升。“盡管供給端暫時受到沖擊,但就需求端來看,國內下游消費仍處于淡季,且四川、重慶、江浙等下游工廠也面臨限電減產的情況,國內鋁社會庫存維持累庫狀態(tài),現貨市場出現持續(xù)貼水行情。短期來看,鋁基本面上進入供需雙弱狀態(tài),且宏觀面上悲觀情緒再起的情況下,鋁價短期將以寬幅震蕩為主。”SMM鋁分析師李佳慧表示。
8月18日,滬鋁主力合約2209開于18575元/噸,午后多頭減倉,盤面快速下落,觸底18320元/噸,最終收于18330元/噸,較前一交易日收盤價跌330元/噸,跌幅1.77%,持倉減7228手至14.7萬手。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2022009963號-10
聯系我們: 39 60 29 14 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