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3日,一紙流傳于網絡的“雙減”文件引發(fā)教育培訓行業(yè)大地震。繼港股教育股暴跌后,23日晚間,在美國上市的教育中概股又盤前暴跌,新東方跌超65%,高途跌超62%,好未來跌超59%。目前,好未來市值縮水至38.7億美元,新東方市值縮水至50.2億美元,而高途市值如今僅有9億美元。
人們很快從這份名為《關于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yè)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中辦發(fā)「2021」40號文件)的網傳“雙減”文件中發(fā)現(xiàn)了多條嚴格程度“史無前例”的規(guī)定:
首先,限制資本運作。文件規(guī)定學科類培訓機構一律不得上市融資,嚴禁資本化運作;上市公司不得通過股票市場融資投資學科類培訓機構;外資不得通過兼并收購、受托經營、加盟連鎖、利用可變利益實體等方式控股或參股學科類培訓機構。
第二,限制培訓機構數(shù)量。在義務教育階段,各地將不再審批新的學科類教育培訓機構,而對已獲批的機構,要統(tǒng)一登記為非營利性機構;線上機構由備案制轉為審批制。
第三,限制培訓內容。不得開展面向學齡前兒童的線上培訓,嚴禁以學前班、幼小銜接班、思維訓練班等名義面向學齡前兒童開展線下學科類(含外語)培訓。同時嚴禁超標超前培訓,嚴禁非學科類培訓機構從事學科類培訓,嚴禁提供境外教育課程。
此外,還將把義務教育階段學科類校外培訓收費納入政府指導價管理,通過第三方托管、風險儲備金等方式,對校外培訓機構預收費進行風險管理。在上課時間上,規(guī)定校外培訓機構不得占用國家法定節(jié)假日、休息日及寒暑假期組織學科類培訓。
雖然好未來、高途集團、新東方紛紛發(fā)布公告,表示網傳文件尚未公布,公司亦未收到有關該等規(guī)例的正式通知。不過有媒體稱已經從多地教委工作人員處證實,他們已經收到相關文件。
條條禁令直指“命門”,學科類培訓機構該何去何從?“能轉型的轉型,不能轉型的轉行。”在線素質教育研究員黃小丫對中國商報記者表示,“雙減”政策落地在即,學科類教培機構必然面臨轉型。
至于轉型方向,黃小丫認為,可考慮轉向素質教育培訓、職業(yè)培訓、大學培訓、公立教育的信息化服務等方向。不過轉向素質教育培訓短期可行,長期則不好預測。一是當前背景下必然有大量學科培訓轉向素質教育,競爭加劇;二是難以保證素質教育培訓未來不會受到與學科類培訓同樣的政策約束。
實際上,一些頭部教培機構的轉型已在進行中。
例如今年6月,天津新東方培訓學校出現(xiàn)經營范圍變更。從“經營范圍為培訓、業(yè)余面授”變更為“面向中小學生實施學科、語言、藝術、科技、體育等類別的培訓,以及家庭教育咨詢、幼兒園及中小學生校外托管服務”等;7月7日,好未來發(fā)布輕舟品牌,正式進軍職業(yè)教育領域,發(fā)力考研、語言培訓、留學三大業(yè)務;7月19日,高途啟用新官網域名,同時上線新版App,新版官網聚合了語言培訓、大學生考試、財經、公考、教資、留學、管理、醫(yī)療等多類型職業(yè)教育業(yè)務,在中小學教育之外,職業(yè)教育成為高途品牌又一主線業(yè)務。
關于我們| 聯(lián)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20023378號-15 營業(yè)執(zhí)照公示信息
聯(lián)系我們: 98 28 36 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