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市場鹵味氣息正愈加濃烈,絕味食品(603517.SH)要與周黑鴨(01458.HK)相聚港交所!
(資料圖片)
于3月6日,絕味食品宣布擬在境外發(fā)行股份(H股)并在港交所上市,公司董事會授權公司管理層啟動H股上市的前期籌備工作。
若成功敲開港交所大門,絕味食品將成為食品飲料領域又一家“A+H”股。亦有投資者笑談,如果絕味成功在港上市成功,將成為唯一一家橫跨A、港兩地的“鴨子”。
然而,公告披露后,二級市場對此并不熱情,絕味食品股價于3月7日早盤一度逼近跌停,截至發(fā)稿下跌9.02%,創(chuàng)出去年9月下旬以來新低。此番絕味股價暴跌,引發(fā)投資者諸多猜想及質(zhì)疑。
犧牲估值,換取融資?
能實現(xiàn)“A+H”兩地上市,是很多企業(yè)的夢想。那為何絕味食品正要邁出赴港上市的一步,二級市場的資金卻紛紛出逃?
資本市場很現(xiàn)實,港股市場的估值和流動性相較于A股低是不爭的事實,這也是為何近幾年有越來越多的港股上市企業(yè)要回A股上市,包括一些國資能源企業(yè)。
無論是從板塊還是個股看,港股市場食品領域目前的估值均遠低于A股市場。
Wind數(shù)據(jù)顯示,當前A股食品板塊的市盈率(TTM,整體法)達128.66倍,港股食品板塊的市盈率(TTM,整體法)僅有23.73倍,兩者差距巨大;個股方面,在A股上市的絕味食品和煌上煌(002695.SZ)目前的市盈率(TTM)分別為136.81倍及225.1倍,而在港股上市周黑鴨僅為63.67倍,兩地上市個股的估值差別亦十分明顯。
因此不少投資者擔心,在A股市場取得高估值的絕味食品選擇赴港上市并不是明智之舉,在港股上市后期估值表現(xiàn)或不會樂觀。
或許醉翁之意不在酒,絕味食品瞄準了港股市場自有其算盤。在公告中,絕味食品將赴港上市的原因歸根于“加快公司的國際化戰(zhàn)略,增強公司的境外融資能力,進一步提高公司的資本實力和綜合競爭力。”
不難看出,絕味食品到港股市場上市,估值并非其首要考慮的因素,而是借助港股市場的融資渠道以助推公司的國際化布局和提升公司競爭力。
當下,國內(nèi)鹵味市場高增長勢頭已漸近尾聲,競爭也日趨激烈,絕味食品正是將公司的增長曲線引入到了國際市場。從過去數(shù)年的經(jīng)營表現(xiàn)看,國際市場這塊“蛋糕”值得國內(nèi)鹵味品牌品嘗。
2017年,絕味食品開始探索海外市場,目前在新加坡以及港澳市場已有所收獲,此前籌備的加拿大、日本等市場直到目前依然未能給公司帶來營收。但這不能阻止絕味食品在境外市場取得好成績,于2018年-2021年,絕味食品境外市場(包括新加坡及港澳地區(qū))的營收由5663萬元增至1.14億元,復合年增長率達26.32%。
若能在港股市場上市,將有利于絕味食品增強品牌形象,拓展國際市場,將鹵味江湖故事傳遞至全球各個角落。
兩地上市,謀求變革
國內(nèi)的鹵味市場已大變樣,市場日趨飽滿,競爭也更為激烈,同時疊加近三年來疫情的頻頻襲擾,鹵味江湖中的參與者們高增長時代儼然已成為過去式。
作為鹵味市場的龍頭企業(yè),絕味食品過去數(shù)十年一路高歌猛進,經(jīng)營業(yè)績也不斷走高。在2016年,絕味食品營收不過32.74億元,凈利潤僅為3.8億元;到了2021年,公司的營收已經(jīng)攀升到了65.49億元,凈利潤更是上升到了9.81億元,營收及凈利潤雙雙上演翻倍好戲。
但進入2022年,隨著行業(yè)競爭加劇,跨界者越來越多,絕味食品的高增長時代似乎已結束了。
今年1月底發(fā)布的財報預告顯示,2022年全年,絕味食品預計實現(xiàn)凈利潤2.2億元-2.6億元,同比大幅下降73.49%-77.57%,這是其2017年上市以來,交出的最差成績單。
在業(yè)績變臉,發(fā)展的天花板越來越近的背景下,絕味食品走上了變革之路。在業(yè)績大幅下滑的2022年,絕味食品提出要“深耕鴨脖主業(yè),構建美食生態(tài)”。而泛鹵味賽道,則被絕味食品視為其第二增長曲線。在2021年年報中,絕味食品表示長期目標是用好“內(nèi)生+外延”“產(chǎn)業(yè)×資本”的增長雙引擎,構建美食生態(tài)。
為此,絕味食品圍繞鹵味、特色味型調(diào)味品、輕餐飲等領域展開了一系列投資,投資標的中不乏知名品牌,如千味央廚、和府撈面、幺麻子和幸福西餅等等,同時還投資了餐桌鹵味種鴨養(yǎng)殖上游企業(yè)、速凍米面食品生產(chǎn)供應商以及多家冷鏈物流公司。
在2022年6月底,絕味食品的長期股權投資余額高達23.31億元,占了總資產(chǎn)超過三成。
近些年不斷對外投資也令絕味食品的資產(chǎn)結構有所弱化,公司相對同行業(yè)流動資產(chǎn)得到了合理利用,但短期償債能力承壓非常明顯。同花順數(shù)據(jù)顯示,在2022年前三季,公司流動比率為1.20,遠低于上年同期的1.96;同時,公司資產(chǎn)負債率為25.87%,上年同期為19.67%,財務杠桿風險加大。
因此,赴港上市融資,絕味食品不但可以緩解償債壓力,還能繼續(xù)推動公司布局境外市場,加碼泛鹵味業(yè)務,何樂而不為?
作者|遙遠
編輯|effie
關于我們| 聯(lián)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wǎng) 93dn.com 版權所有,未經(jīng)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2022009963號-10
聯(lián)系我們: 39 60 29 14 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