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1、舌苔屬于中醫(yī)術語。正常人的舌背有一層薄薄的白色濕潤的舌苔,稱為舌苔,由脫落的角化上皮、唾液、細菌、食物殘渣和滲出的白細胞組成。正常情況下,由于咀嚼和吞咽,以及唾液和飲食洗滌,
2、不斷清除舌頭表面的物質。正常舌苔一般較薄,均勻分布在舌面,舌面中部和根部略厚。生病的時候,脾胃虛弱的時候,或者唾液分泌減少的時候,舌苔就會變厚。當你的舌苔變厚時,一般會有兩種顏色,白色或黃色。
3、舌苔白在中醫(yī)診斷中稱為白膩苔,舌象白而粘,顆粒致密,粘如白粉,涂于舌面。白膩苔是濕熱痰涎相交而成。發(fā)現(xiàn)舌苔白膩只是脾虛濕重的表現(xiàn)之一。一般舌苔為白色,有齒痕。
4、早上不愛起床,飯后容易出現(xiàn)困倦、頭暈、頭痛等癥狀。這一般是因為脾虛濕重。
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關于我們| 聯(lián)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Copyright©2008-2023 By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2022009963號-10
聯(lián)系我們: 39 60 29 14 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