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9日~6月25日當周(下同),A股有3家擬IPO或公開發(fā)行的企業(yè)終止審核,其中科創(chuàng)板有2家,北交所有1家。
科創(chuàng)板的兩家公司分別為中電科思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思儀科技”)、蘇州韜略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韜略生物”),均因撤回材料而終止審核。
有業(yè)內人士對第一財經記者稱,今年以來擬上市公司撤回材料多是申報后經多輪問詢后作出的撤回選擇。其中的原因有板塊定位不準、報告期內業(yè)績嚴重下滑、經營戰(zhàn)略需要作出調整等等。在注冊制的大環(huán)境下,強調“信息披露”為審核核心,事實上對企業(yè)的財務、法律各方面問題都要求更為細化,務必要求做到信息披露細致透明,切不可抱有“闖關”的心態(tài)。
(相關資料圖)
北交所的這家企業(yè)則為昆山華恒焊接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華恒股份”),因未在規(guī)定時限內回復交易所審核問詢而被終止審核。在北交所的三次審核問詢中,該公司股權代持與糾紛問題均被提及。
兩家公司在問詢后撤材料
歷經一年,韜略生物的科創(chuàng)板IPO之路止步。該公司的IPO申請于2022年6月21日獲得受理,在當年7月9日進入問詢階段,經過兩輪問詢之后,于今年6月19日撤回材料,由此IPO審核被終止。
韜略生物是一家專注于抗腫瘤小分子靶向創(chuàng)新藥研發(fā)的面向全球市場的生物醫(yī)藥企業(yè)。截至招股說明書簽署日,該公司所有產品均處于研發(fā)和臨床階段,尚未實現銷售收入,也尚未盈利,此次申報IPO擬采用第五套上市標準。
2019年度~2021年度期間,韜略生物歸母凈利潤分別虧損1658.47萬元、2591.97萬元、8841.59萬元。
“公司未來仍將投入大量研發(fā)支出用于推進公司在研產品完成臨床前研究、臨床試驗及上市申請。在公司主要產品上市前,未來經營虧損將不斷增加,公司核心產品上市后預計未盈利狀態(tài)仍將在一段時間內存續(xù)并可能繼續(xù)擴大。”韜略生物同時稱,產品上市后的市場銷售空間也存在不確定性。
在招股說明書中,韜略生物稱,2019年度~2021年度,該公司投入大量資金用于產品管線的臨床前研究、臨床試驗及新藥上市前準備。不過,研發(fā)投入總額低于同行業(yè)可比公司。同期,該公司研發(fā)費用分別為2614.76萬元、3422.97萬元及5710.96萬元。
在交易所的兩次問詢中,韜略生物供應商、研發(fā)費用、股份支付、財務內控、在研管線、市場空間等問題受到關注。
思儀科技則是在一輪審核問詢之后便撤回了材料。該公司的IPO申請于2022年12月29日獲得受理,今年1月18日進入問詢環(huán)境,6月21日IPO審核終止。
該公司是一家專業(yè)從事電子測量儀器研發(fā)、制造和銷售的企業(yè),主要產品包括整機、測試系統(tǒng)及整部件等。2019年度~2021年度以及2022年上半年,思儀科技實現營業(yè)收入分別為7.92億元、12.51億元、15.13 億元、7.59億元,凈利潤分別為-7590.92萬元、1.19億元、1.91億元、1.31億元。該公司稱,經營業(yè)績的波動主要受業(yè)務規(guī)??焖僭鲩L、報告期初資產劃轉等因素影響。
“若未來由于國際政治經濟環(huán)境惡化、國內宏觀經濟形勢波動、行業(yè)政策變更、市場競爭加劇、技術迭代更新等原因,引致發(fā)行人主要產品的供需狀況波動,可能對公司業(yè)務開展產生不利影響,并導致公司經營業(yè)績下滑。”思儀科技同時稱。
此外,思儀科技提示風險稱,存在客戶集中度偏高、關聯(lián)交易金額較大、政府補助波動、存貨金額較高等風險。
其中,報告期各期,該公司計入當期損益的政府補助占利潤總額的比重分別為-20.05%、46.54%、22.56%和16.09%,占比較高。“報告期內,公司享受的政府補助對經營業(yè)績存在一定影響,如未來政府補助政策發(fā)生不利變化,或者公司不再符合政府補助的條件,可能致使公司無法享受相關政府補助,將對公司未來的經營業(yè)績產生不利影響。”思儀科技稱。
股權代持與糾紛多次被問詢
除了主動撤回IPO申請之外,還有企業(yè)因為未在規(guī)定時限內回復交易所審核問詢而被終止審核。擬在北交所公開發(fā)行的華恒股份便因為審核問詢回復時間總計已超過三個月,而被按下終止鍵。
該公司公開發(fā)行申請于2022年12月28日獲得受理,2023年1月19日進入問詢階段。在回復了兩輪問詢之后,今年5月9日北交所下發(fā)了第三輪審核問詢函,并要求發(fā)行人和保薦機構在20個工作日內對問詢意見逐項予以落實。
根據招股書,華恒股份為智能制造系統(tǒng)解決方案提供商,主要圍繞工程機械、石油化工、軌道交通、船舶制造、航空航天、海洋工程等下游領域客戶的應用場景和生產工藝需求,提供包括方案規(guī)劃設計、成套設備生產、安裝調試、售后技術支持等環(huán)節(jié)在內的智能制造一體化解決方案,形成了自動化焊接(切割)裝備、自動化焊接生產線和智能物流倉儲 系統(tǒng)等系列智能制造裝備。
在北交所的三次審核問詢中,華恒股份股權代持與糾紛問題均被提及。該公司歷史沿革中存在的股份代持情況分為兩類:華恒股份控股股東華恒管理及其控制人徐緒炯、昆山成通投資有限公司及其控制人孫亞成、菲蘿公司及現控制人王勇,為股權置換需要形成的代持關系;莊杰等21人作為委托方同徐樂等5人作為受托方,形成的股權代持關系。
因未按規(guī)定披露股份代持事項,華恒股份及相關責任主體于2022年8月被全國股轉公司通報批評、出具警示函,2022年12月被中國證監(jiān)會江蘇監(jiān)管局出具警示函。
2009年9月,華恒管理向第三方出售其通過昆山菲蘿環(huán)保工程裝備有限公司(下稱“菲蘿公司”)間接持有的公司股份100萬股。2022年7月,華恒股份及控股股東華恒管理收到應訴通知書,菲蘿公司對前述轉讓行為存在異議,請求判令華恒管理向其返還上述100萬股(現為320萬股) 及支付相應股息紅利。法院已于2022年8月26日及2023年1月6日開庭審理此案, 并于2023年3月24日做出一審判決,判決駁回菲蘿公司的全部訴訟請求。
另外,2015年11月3日,華恒管理、成通公司、王勇三方簽訂《股票交付和互換確認書》,進行代持股份的還原及交割。
在前兩次問詢中,交易所主要圍繞股權代持解除的合法有效性以及涉訴事項的影響等方面進行問詢。在第三次審核問詢中,主要要求華恒股份結合案件推進情況,說明相關股權是否仍存在權屬糾紛風險,已完全解除股權代持的結論是否有充分的依據;說明是否已約定代持期間分紅款如何分配,是否存在相關糾紛或潛在糾紛以及對發(fā)行人及相關主體的影響。
此外,在招股說明書中,華恒股份提示風險稱,存在固定資產折舊及研發(fā)投入金額較大、存貨規(guī)模較大、應收賬款及合同資產金額較大、政府補助變化、毛利率下降、實際控制人控制不當等風險。
關于我們| 聯(lián)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Copyright©2008-2023 By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2022009963號-10
聯(lián)系我們: 39 60 29 14 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