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供應鏈問題預計將對即將到來的黑色星期五以及圣誕假日季產生嚴重影響,尤其是高端iPhone 14 Pro和iPhone 14 Pro Max機型可能面臨嚴重缺貨。
(相關資料圖)
Wedbush分析師Daniel Ives近日在研報中表示,這個黑色星期五,iPhone的銷量將從上年同期的1000萬部下降到約800萬部,比一年前的iPhone 13減少約200萬部,因為許多蘋果商店的iPhone庫存比一年前減少了25%。
第一財經記者查詢蘋果美國官網發(fā)現,目前下單iPhone 14 Pro以及iPhone 14 Pro Max,送貨等待時間長達5周,也就是目前下單,要等到明年1月初才能到貨。這一等待時間幾乎與iPhone 14系列剛剛上市的時候相當,當時iPhone 14 Pro系列的等待時間是5-6周;iPhone 14 Pro Max的發(fā)貨時間為6-7周。
黑五銷量預計將同比下降
據Daniel Ives分析,目前蘋果產能的缺口主要是由供應造成的。“蘋果iPhone 14手機的需求超過供應,這可能會導致在圣誕季到來之前出現嚴重短缺,目前許多蘋果商店和零售商的iPhone 14庫存普遍偏低。”Ives寫道。
市場研究機構Strategy Analytics高級總監(jiān)隋倩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我們預計今年第四季度將蘋果iPhone的供應會面臨緊缺,這也會進一步影響到蘋果假日季的銷售,而明年第一季度這種影響還有可能持續(xù)。”
也正是由于等待時間過長,阻止了一些消費者訂購蘋果手機。百思買公司11月22日警告了庫存短缺帶來的壓力。上述分析師指出,黑色星期五購物季前后蘋果門店高端iPhone庫存較上年同期有所下降,而且需要更長的時間來補充庫存。
“我們看到的運營商為主的渠道,以及蘋果商店、百思買和亞馬遜等電商渠道,已經受到非常顯著的出貨壓力影響。”隋倩表示,等待時間更長也抑制了消費者在黑五期間的購買熱情。
一位紐約的消費者告訴記者,在很多百思買商店都已經沒有任何iPhone 14 Pro或者iPhone 14 Pro Max型號可供選擇。
而此前“雙十一”期間,蘋果在中國的銷量也受到供應的影響。11月17日,Strategy Analytics發(fā)布了中國雙11購物節(jié)智能手機品類銷售報告,數據顯示,今年雙十一期間,智能手機的總銷售量為900萬部,同比下降35%,其中蘋果銷量為350萬臺,同比下降了27%。
供應鏈調整產線應對銷量變化
本月早些時候,蘋果警告稱,受供應問題影響,iPhone旗艦產品的發(fā)貨將延遲。
天風證券分析師郭明錤此前在Twitter中表示,由于iPhone 14 Pro系列需求超預期,蘋果已經要求代工廠加大iPhone 14 Pro系列產能,將部分iPhone 14產線轉為iPhone 14 Pro產線。他預計,iPhone 14 Pro在今年第四季度的出貨預估將增加10%,而這也將有助于提升第四季度蘋果iPhone的手機平均售價和毛利率。
作為消費電子巨頭的蘋果,訂單的波動也在影響著上游公司的產線布局。記者注意到,11月22日晚間,蘋果上海最大代工廠昌碩科技官方發(fā)布了正式工的招聘通知,公告顯示,于11月23日-12月31日入職的直招員工獎金最高3500元,車資補貼最高300元。
在實地探訪時,昌碩科技一條蘋果手機裝配生產線的負責人劉曉(化名)告訴第一財經記者,因iPhone14的銷量波動,昌碩正在對蘋果手機生產線進行調整。
第一財經記者實探昌碩科技廠區(qū)
據劉曉介紹,昌碩目前的生產線主要負責蘋果手機的裝配,在目前狀態(tài)下,她管理的蘋果產線的產能約為4000部每天,員工工時為8小時,之前的產能達到6000部每天,員工工時普遍能達到10小時。
針對于網傳昌碩人員調整的消息,劉曉告訴記者,員工可以自行決定去留。“有的員工是因為合同到期了,沒有再續(xù)約。有的員工想要提早回家過年,有的人因為產線調整導致加班變少,去了其他地方。”
蘋果供應鏈的“煩惱”
近期蘋果供應鏈頻頻傳出消息。
此前,有消息稱立訊精密準備收購昌碩科技位于上海浦東康橋工業(yè)園區(qū)的部分廠房,未來立訊精密的員工將會進駐生產線。第一財經記者就此事咨詢了立訊精密內部管理人士,相關人士表示,如果官方沒有就此出具通知,那么傳聞多為不實。
而另一家果鏈公司則深陷“丟單風波”。電聲巨頭歌爾股份(002241.SZ)日前表示遭境外大客戶"砍單",預計本次業(yè)務變動預計影響2022年度營業(yè)收入不超過人民幣33億元,約占公司2021年度經審計營業(yè)收入的4.2%。
盡管歌爾并未透露客戶名字,不過公告發(fā)出后不久,郭明錤發(fā)推文猜測稱,歌爾暫停生產的智能聲學整機產品可能是Apple的Air Pods Pro 2。據了解歌爾股份濰坊工廠約有9萬余人,涉及蘋果業(yè)務的員工有4萬多人,約占公司40%以上。
11月9日歌爾股份股價受到重挫,一字跌停,報20.72元;次日再次跌停,報18.65元。23日,歌爾股份報收18.10元,跌幅0.66%,相較三個月前的股價已經腰斬。
無論是昌碩科技還是歌爾股份,在業(yè)內看來,兩者作為果鏈的重要供應商,其業(yè)績與生產行為都深受蘋果驅動影響。在昌碩工作超過4年的劉曉告訴記者,產線拆換是非常正常的事情,有的產線一兩個月就會換一次。
有聲音認為,對于果鏈企業(yè)來說,目前的蘋果就像扎在要害處的止血帶,一旦丟失蘋果的訂單,在沒有其他廠商能夠填補空缺的情況下,企業(yè)可能隨時會深陷生存危機。比如,在歌爾股份2021年年報中,蘋果就占據了42.49%年度銷售比例。
而近年來,蘋果頻繁與中國供應商“分手”更是加深了廠商的擔憂。10月,蘋果公布了2021財年主要供應商名單,其中有8家大陸廠商被移除,包括歐菲光。目前,國內已經有34家公司被蘋果移除出“果鏈”。
不過,這些上游供應鏈公司也在積極做出改變,包括歌爾股份在內的多家果鏈條企業(yè)都正尋求擺脫對蘋果的依賴。
立訊精密內部人士對記者表示,目前立訊精密正在手機之外的3C領域逐步發(fā)力。而歌爾股份近期也開始在VR市場發(fā)力。2020年,歌爾股份拿下Meta的訂單,成為其頭顯產品Oculus的核心供應商。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2022009963號-10
聯系我們: 39 60 29 14 2@qq.com